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形势任务教育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工作能力”征文】奋力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作者: 岳公峰   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05日   来源: 盛鲁能化

图片

盛鲁电厂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工会主席 岳公峰

德鲁克先生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书中讲: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能让任何社会、经济、产业、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机构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与自我更新能力。人民日报发表过《让“企业家精神”绽放光彩》中指出:管理学家德鲁克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成长的基因。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又如何将这种创新、“企业家精神”运用到实践中?

深化基础,夯实企业发展内功。提到创新,我们想到的基本是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或智慧化、智能化建设,《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将资源从产出和生产力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及产出较高领域的方式方法就是创新,这个定义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创新。例如麦当劳将产品标准化、流程化,大幅度的提高资源的产出,这就是从供给端来定义的创新。作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将所有重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把精、细、实的管理融入工作各环节,深入每一个班组、每一位员工,通过基础工作的强化,根除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漏失点和薄弱点,缩小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发展后劲更加强劲,这也是一种创新。能源集团李伟董事长在工作会上强调,要突出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要克服"宽、松、假、虚、慢”的现象和问题,倡导“严真细实快”的作风,这是企业家精神必备的。盛鲁电厂在机组投产运行之际便全面突出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在前期283项制度清单的基础上,2021年新增编制了31项制度,共计新修订了42项,落实上级文件1094份,制度体系基础进一步夯实。2022年盛鲁电厂将继续从各项经营管理中最基本记录、数据、标准、制度和现场管理入手,全面梳理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系统、科学、实用的标准和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实现基础管理上的创新,夯实企业发展的内功。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创新发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人民日报报道说: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更多企业家绽放光彩、施展抱负,也为企业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巨大舞台。这种“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企业管理者洞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何阶段面对任何问题,这种“企业家精神”让一个管理者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审时度势,找到问题的核心,并解决它。能源集团联合重组以来便瞄准难啃的“硬骨头”,直面改革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以产业区域整合为方向,机构实现“瘦身强体”,主业得以“轻装上阵”,2022年更是主动迎战传统能源产业发展严重受限、企业稳定风险叠加等诸多问题,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姿态,以奔跑的干劲、冲刺的速度,比着干、争着上,奋力攻坚突破,这便是“企业家精神”的凸显。2021年以来全国煤炭大涨,盛鲁电厂在危机中彰显着国企担当,加之“双碳”政策下,火电企业必须刀刃向内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尤其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在危机中识别机遇,在迷雾中寻找出路,在困境中突破未来。我们也要拥抱变化,专注机遇,走出去,用眼看,用心听,聚焦新发力点,力争实现新突破、新跨越,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

培养创新型人才助力企业发展。电力企业快速发展一方面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大需求,例如在“双碳”的大环境下,火电企业必须要围绕“绿”字调结构,坚持科技引领,抓细抓实减碳减排全过程,立足源头减碳,发挥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优势,实现高效清洁发电和安全供应。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明确提出:创新不需要天才,只要用对方法、付出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如何把员工培养成为创新者成为当前最紧要的课题。依托能源集团 “31789” 人才工程平台,制订出“人才工程”的长期性、阶段性实施目标及考核细则并加以落实,形成一个横抓协调、纵抓指导、纵横结合、上下联动的“人才工程”发展格局。在盛鲁电厂2022年度工作报告中明确把人才培养列为重点工作,全面落实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制度化管理体系、科学化晋升体系,通过对标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管理经验、聘请专业机构协助诊断改善等方式,找差距、补短板,倒逼人才成长。同时为营造“亲”“清”的企业文化氛围,盛鲁电厂还将以大学习、大练兵、大培训为主线,突出党建、技术、技能和管理四大项考试测评,营造全员学业务、练技能、比贡献的浓厚氛围,鼓励员工多挑担子,容错纠错,在实干中学习,在担当中大胆创新、大胆作为。并以“百川东流归海”的激情,让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把精力放在守正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来。

企业竞争力的实现取决于创新的细胞。德鲁克说,应对变革的最好办法是创造变革。创新既要雷厉风行,也要久久为功,我们应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真正贯彻到实践中去,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